英国威廉希尔公司

图片

樟树乡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樟树乡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樟树乡在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制度完善、执法规范、服务优化、监督强化等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行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完善制度体系,提升行政效率

一方面明确乡人民政府的行政权力边界和乡属各部门职责,梳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乡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防止"越位"和"缺位"。另一方面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法律法规修订和基层实际需求,定期评估现有制度,根据政策变化、群众反馈更新和修订完善清单内容,确保权责匹配。

这些制度实施后,乡政府"慢作为"现象显著减少,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和平均耗时显著下降,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二)规范行政执法,提升执法效能

1.推行"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公开执法主体、权限、程序等信息,配备执法记录仪2台,执法行为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2.强化平台应用:依托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实现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全年完成线上执法案件36件,执法流程可追溯、数据可分析的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3.加强队伍建设: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法规培训2次,覆盖综合执法、安全生产、环保等领域,执法人员专业素养进一步夯实。

(三)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增强基层法治服务能力

1.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参照广东省"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经验,为全乡6个村(居)配备专属法律顾问,全年提供法律咨询120人次,审查村规民约、合同等13件次。

2.推进司法所标准化建设:完成乡司法所业务用房,设置接待室、调解室、普法宣传室等功能区域,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2台,司法所统筹法律服务、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的核心职能进一步强化。

3.深化常态化普法: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开展返乡大学生送法下乡、农村法治宣传月、宪法宣传周和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9次,在禁毒日、宪法宣传周等节点举办专题讲座2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组建法律顾问与"法律明白人"结对服务小组,开展基层普法宣传6场次,受众超3000人次。

4.优化纠纷化解:建立"司法所+村调委会+法律顾问"矛盾化解机制,每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全年受理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案件23起,调解成功率达98%,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治理目标。

(四)完善监督与考核制度

1.健全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件,办结率100%;强化内部监督,由乡纪委牵头开展执法规范化、制度落实等专项督查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个;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通过公众号、热线电话等接收群众意见建议5条,办结回复率100%。

2.强化考核激励: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各村(居)及乡直单位年度考核体系,制定2项量化指标,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直接挂钩。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突出问题:基层执法人员多为"一岗多责",专业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在处理复杂案件时精准适用法律的能力欠缺;法律顾问服务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现象,部分偏远村法律服务覆盖面不足。

2.主要原因:执法人员系统性法律培训频次不足,培训内容与基层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法律顾问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对服务质效的动态监管不够到位,参考建瓯市小桥镇类似问题,基层专业法律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二)制度执行力度仍需进一步增强

1.突出问题:部分制度在基层落实中存在"打折扣"情况,如重大决策公众参与环节流于形式,部分村(居)规范性文件执行不到位。

2.主要原因:制度宣传解读不够深入,基层干部对制度刚性认识不足;监督检查多以"事后督查"为主,事前预警、事中管控机制缺失,对违规行为的问责力度不够。

(三)群众参与度有待进一步优化

1.突出问题: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主动性不强,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时响应率较低,普法宣传中"单向灌输"现象明显,群众互动参与不足。

2.主要原因:普法宣传形式较为传统,新媒体应用滞后,对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热点问题针对性不足;群众参与法治实践的渠道不够畅通,参与后的反馈机制不健全,导致"参与感不强、获得感不足"。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践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全年组织集中学习2次,专题研讨《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2次。牵头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参加法律知识培训2次,覆盖100人次,推动形成"带头学法、模范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1.健全领导体系: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的全面依法治乡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2次,研究解决司法所建设、法律顾问全覆盖等重点难点问题3个,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2.夯实工作保障:将法治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年投入专项经费5万元,用于阵地建设、队伍培训、普法宣传等工作,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参与"宪法宣传周""普法进乡村"等活动3次,通过现场宣讲、接受咨询等方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推动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升级乡政府公众号法治专栏,发布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内容10余条;在各村(居)设置法治宣传栏6个,定期更新内容,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浓厚氛围。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依法行政基础建设

1.深化制度完善:修订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管理等制度,建立"制度执行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每季度开展制度落实"回头看"。

2.加强队伍建设:实施"法治能力提升工程",每月开展执法人员专题培训,邀请法律顾问开展案例教学;建立法律顾问"星级评价"制度,将服务次数、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评价指标,优化服务质效。

3.推进平台建设:升级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推广"法治驿站"模式,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规范行政决策程序

落实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建立决策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追溯机制。

(三)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深化执法规范化: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执法案卷评查2次,整改程序不规范、文书不齐全等问题;推进跨领域综合执法,整合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执法力量,减少重复检查。

优化执法方式:推行"柔性执法",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说理式执法",全年组织"柔性执法"培训2次,提升执法温度。

(四)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开展精准普法行动,针对农村热点问题开展"法律赶集""法治夜校"等活动,用方言、案例讲解法律。强化培养"法律明白人"力度,每村至少5名骨干,带动村民学法用法。创新宣传形式,利用村级广播、短视频平台推送普法短剧,结合本地文化增强吸引力。

(五)强化实施保障

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健全监督机制:建立"人大监督+纪检监督+社会监督"联动机制,对法治建设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问题较多的进行约谈问责,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



樟树乡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