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乡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2023年度工作总结
长安乡严格落实财政支出预算制度,严格按照“三公”经费预算管理的规定实施,政府运转正常,无新增债务。今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前三季度已完成投资额0.88亿元,第四季度计划完成1.25亿元,目前正在立项申报,确保超额完成全年度工作任务;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一、党的建设全面推进。
(一)聚焦理论武装,深入强化政治担当
1.深学理论提素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内容,列为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织“三会一课”和其它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乡党委书记以身作则,引领党员干部提升能力和水平,一年来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专题党课等活动30余场。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鼓励全乡党员干部坚持每日学习,并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2.压实责任抓落实。严抓日常管理,年初制订实施《长安乡2023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计划》,严格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定期研究推进党建工作,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实行清单管理,督促各项党建工作落实到位。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各负其责。
3.严明纪律强监督。认真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全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单位。
(二)聚焦基层基础,抓紧抓实主题教育
牢牢把握第二批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乡党委统筹安排部署,聚焦目标任务。
1.学思践悟,突出“活”字抓学习。
注重学习与研讨相结合,党员干部在日常学习中谈学习收获、交流碰撞思想,专题研讨中谈体会认识、讲举措发展,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实现“人人都是领学者、人人都是分享者、人人都是获益者”。截至目前,日常学习交流讨论126人次,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等专题研讨3次。
2.靶向发力,突出“实”字抓整改。坚持边学边查、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把差距找准、问题找实、根源找深,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认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问题整改落实落地。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严格对标对表进行检视查摆,采取深入群众找问题、支部党员提问题等形式,确保问题查准查实。截至目前,党支部班子检视问题4条、制定整改措施4条,党员干部检视问题125条、制定整改措施125条。
3.担当作为,突出“干”字抓实事。聚焦我乡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线,切实抓好民生福祉,截止到11月底,乡党委已解决13个亟待解决的民生实事问题,村(社区)党支部均按要求制定为民办实事台账。
(三)聚焦发展要务,夯实筑牢基层堡垒
1.健全党员干部队伍。高质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2023年我乡共发展党员10人,转正8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9人。注重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今年以来,共吸收2名后备干部为中共预备党员,4名后备干部聘任为村干部,基层堡垒进一步建强。加强对流动党员日常管理,逐村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各村每月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宣传党性教育、实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务工就业情况,鼓励流动党员返乡创业。
2.强化党员教育培训。通过党员冬春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农村党员创客培训等方式,对全乡2023年度新吸收的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转正一年以内的正式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培训围绕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教育、党建促乡村振兴等内容设置课程,一年来共培训457人次。
3.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把抓实“片组邻”三长制工作与“走找想促”调研活动相结合,通过解决化解群众“急难愁盼”,着力提高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水平。各村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台账,每周召开一次民情碰头会,每月汇总一次民情日志台账,以片长、组长、邻长的网格化管理赋能基层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抽样调查等方式,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共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件,乡村两级已全部予以解决,化解率100%。
二、乡域经济持续提升。
(一)农业生产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
1.粮食生产稳中有升,端牢手中饭碗。
持续整治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处置违法用地图斑2宗,今年完成300亩的耕地恢复。新建设高标准农田980余亩,全乡完成2332.9亩早稻、10692.52亩一季稻和2262.21亩晚稻的种植和丰收;完成种植大豆等其他旱粮作物1050余亩,全面整治耕地抛荒。对新增的3个省级粮食监测点,完成粮食种植覆盖率87%,为巩固种粮大县地位贡献长安力量。
2.农林牧渔发展有力,做强优势产业。
补植补造油茶500亩;老油茶林更新改造70亩,抚育改造200亩;完成森林抚育300亩。以观花65亩大棚蔬菜、庙山25亩羊肚菌基地、大胜18亩黄金茶为带动,投入10万元,新增大胜村100亩脆柚项目和湾牌村150亩油茶基地。存栏牲猪21736头;养鱼面积突破8000亩,长安草鱼名动蒸阳,预计年出产四大家鱼204吨;家禽存栏达153000羽,存栏黑山羊1620头、肉牛234头,农林牧渔产业优势明显。
3.新型经营主体迅猛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
全乡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社22家,家庭农场18家,土地向企业、大户集中,累计流转土地11232.4亩,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程度提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22户大户共购28台套农机,涵盖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轮式拖拉机以及植保无人机,完成农机购置补贴金额249888元。从翻耕、播种、育秧、打药到收割烘干各个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
4.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保障措施有力。
为应对旱季缺水困难,乡境内6座小二型水库在旱季来临前,提前蓄水。清水塘、小江桥、黄门前、廖南塘等四条河进行河道清淤疏浚。乡财政投入资金10万余元,投入人工120个,完成从长龙村新屋组到来冲渡槽5000多米的三支渠清淤。投入资金5万元,补助抗旱机井33口,疏通田间渠21400米;启动安全饮水应急预案,投入资金5万余元,打井取水补充自来水供应。全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二)二三产业推进向好,工业经济意识显著提升。
1.承接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乡村车间长足发展。
观花村王冲塑料制品厂扩产增资,厂房占地2000余平方米, 3条生产线投入生产,带动周边120余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企业运转一年多来,经乡村干部多方努力,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赢得企业家信任。今年企业负责人将其位于浙江慈溪的博宁汽车配件厂迁入衡阳县,目前已与西渡高新区正式签约动工,前期预计投入资金2亿元,购买厂房用地40亩,用于生产汽车包覆件。乡党委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在承建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上展现长安新作为。
2.现有手工业活力再现,效益持续转好。
长安自古就有制作梳篦手工业传统,发展到现在,境内形成以“三林”、“交云”为龙头的现代化梳篦生产企业,将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生产方式相融合,目前已形成精雕与彩绘两大类别、多达60多个样式的木梳产品,梳篦企业生产的木梳行销全国,经济效益持续转好。境内还有传统粉面制作、糕点加工、弹棉花被、榨油等手工业加工作坊,服务乡域经济社会发展,既创造经济效益又独具地方特色。
3.商业、服务业和物流运输业兴旺发达。
目前,乡境内已有企业60家,其中农业专业合作社22家,个人独资企业17家;个体工商户达到409户。南杂百货、超市商场、建筑五金、医药食品、酒楼餐饮、农资农机等一应俱全;特别是随着网购、电商的迅猛发展,邮政、顺丰、中通、圆通、申通、极兔、韵达等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在我乡都有代办点,并初步实现了快递到村,部分思维活跃的村民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推介乡村土特产,数字乡村平台全覆盖,乡村经济发展活力迸发。
三、社会治理全面到位。
1.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严格落实“五全一常态”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年初与各村、各乡属单位、企业签订安全承诺书21份。开展了 “火灾事故教训导入式排查” “中小学生防溺水专项行动”“餐饮场所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等相关活动,并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等领域持续推进排查整治,累计发出整改通知90余份。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对被评定为C、D级的60栋居民自建房,现已拆除28栋、修缮4栋、改建2栋、封控26栋,确保“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
2.综治政法工作全面有效。
建立乡村两级人民调解员制度,在全乡范围内组建调解员队伍,其中乡调解员5名,村调解员27名,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今年累计排查矛盾纠纷51件,调解成功51件,调解成功率100%。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到目前为止,长安乡派出所的打击处理情況:查获黄赌毒类人员12人,刑拘2人;查获电信诈骗17人,刑拘15人;查获盗窃类人员14人,刑拘2人。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3.乡村振兴步伐有序推进。
紧随着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春风”,我乡2023年新增入库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项目25个,产业项目6个,申请补贴资金313万元;目前县已批复实施项目17个,涉及补贴金额242万元;落实产业贴息贷款18户87万元。全年入库一事一议项目6个,已完工5个,涉及资金35万余元,入库移民后扶项目22个,已完工18个,涉及资金175.5万元。完成危房改造10户;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乡财政筹措10万元,对排名前三的单位进行奖励,排名靠后的处罚约谈,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强化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机制构建,努力完善生态环境及生产发展。今年改厕任务47户,完成率100%,对摸排的69个问题厕所全部整改到位,保障有意愿的农户都用上洁净卫生的厕所。全乡8家规模养殖户,7家专业养殖户的粪污治理全部达标。配合开展“践行党的二十大,平安建设进万家”文艺下乡巡回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禁毒禁赌、防性侵、综治民调等相关知识;协助制定村规民约,努力厚植文明乡风。
四、民生保障措施有力
1.强化民生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截止目前,累计发放各项补助金1590472元,其中低保金612720元、特困供养金564252元、临时救助金56000元,旱涝灾害救助金57500元;对全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2户,特困供养对象158户予以兜底保障,对53户困难群众进行临时救助;对12名重疾困难退役军人申请救助金合计16000余元。新增低保对象33人,核减16人,新增特困对象7人,核减11人;做到救助对象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新增重度残疾人两补人员56人,全年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8万余元,残疾群体备受关怀。医保筹资稳步推进,已参保11845人,参保率超过83%,参保总金额450余万元。
2.惠民惠农资金足额到位。
对9个村级单位阵地进行完善,规范村级事务程序及公示,充分运用“三湘e监督”平台公开村级财务、农村惠农资金发放,提高群众对村级事务知情权、监督权。今年以来,已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495900余元,发放棉花目标价格补贴490400余元,现代化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奖补金82200余元等。各项惠民惠农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平台统一打卡发放,做到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切实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稳定农业生产发展。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始终坚持依法行政。
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乡村干部法治理念,强化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力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深化“互联网+”政务平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主动接受乡人大监督和工作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用好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让政府工作“尽收眼底”。
2.始终坚持实干担当。
坚决整治只喊口号“唱空城”、拈轻怕重“做样子”、庸碌无为“混日子”、固步自封“吃老本”等“慵懒散”作风顽疾,强化重点工作调度和督查督办,确保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紧盯快办、一抓到底,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进一步完善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把实绩作为导向,让干事成为荣光!
3.始终坚持清正廉洁。
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问题。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上,让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严格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支持人大、纪委开展监督,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工作措施、工作作风有待改进;农村发展产业支撑不强,聚商留人功能不足;村与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对此,我们将直面这些问题,更加注重听取各方面合理意见和建议,努力破解发展难题。
2024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建好党支部。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村和社区后备干部和积极分子“双培养”工程,按照“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后备干部,把优秀青年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的思路,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抓好“传帮带”,帮助后备干部和积极分子尽快成长成才。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抓实思想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深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乡村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立足本职岗位,为建设美丽长安做出贡献。
二、深化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选优配强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效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治理物质基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争取上级各类项目更多支持,把政府主导变成群众意愿,让农民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角。全面调动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产业,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助推乡村振兴的合力。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三、力推项目建设,努力发展农业生产
立足长安既是传统农业乡又处于衡邵干旱走廊的实情,继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持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办,不断优化水源灌溉条件,持续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多方联系,积极争取上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入库项目23个,涉及资金额度500余万元,计划改善全乡8村1社区的耕地排水灌溉条件,确保我乡20600.55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以农业项目建设持续稳定农业生产。
四、提升服务意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要深刻认识到长安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背后有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有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观念淡薄等问题。后续,全乡要通过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不断强化干部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互联网+”政务平台建设;真心实意为企业、商户排忧解难。坚持依法行政,打造公平营商环境。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着力打造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五、完善交通路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湖南省“十四五”乡镇通三级公路规划,预计投入资金500万元,启动长安乡通三级公路建设,起点位于台源镇西界线路口,终点到长安乡兴安村新高组,全长10公里,前期测量、规划、征地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作为长安通往外界主干道,原路面因路窄,弯道、坡坎较多,限制了通乡运输能力,启动三级公路建设后,将原道路拓宽、拉直、亮化、美化,该三级公路建设通车后预计将大幅提升长安区域的运输能力,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提速赋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