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威廉希尔公司

图片

当前页面: 首页??>?首页?>?新闻板块?>?蒸水动态

高质量发展 | 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 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衡阳县融媒10月23日讯(记者:曾立林 吴展名近年来,我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县域资源优势,深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通过科技赋能、品牌建设等多元化举措,推动农产品加工全链条品质升级。凭借在农产品加工转化领域的突出成效,我县荣获“2024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称号,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金秋时节,稻香弥漫田野,丰收的喜悦从田间延伸至加工车间。在湖南角山米业的智能化工厂内,机器轰鸣,金黄的稻谷经过多道精密工序,蜕变为晶莹剔透的大米。

作为全国大米加工50强企业,角山米业年加工稻谷超20万吨,生产大米约10万吨,年产值突破6亿元。企业精心打造“角山”与“好米道”两大系列大米,涵盖60余种规格与品种,产品畅销湖广地区。

湖南角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彭交文表示:“我们这几年升级了5套在线检测的设备,还升级更换了8台色选机,通过这些改造,对(大米)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个关键作用,另外我们通过其他一些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使我们大米的破碎率降低2个点,大米的出米率提升3个点。”

当前正是莲子加工旺季,在衡阳德源莲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对莲子进行筛选、去壳、去皮、去心等工序。作为集规模化、产业化、流水化于一体的乌莲加工企业,德源莲业拥有8条全自动流程化生产线,主要生产台源乌莲、圆粒湘莲等传统产品,并研发莲芯茶、莲子羹等精深加工产品,年产能超8000吨,年产值达1.5亿元。

衡阳德源莲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侯表示:“现在我们所做的加工,主要是面向于精深二产向三产进发升级,现在我们注重于科技转化和校企合作这一块,我们希望把一些特色产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转化为好的产品,所以在‘名特优新’这条路上,我们会不停地奔跑。”

渣江米粉历史悠久,是我县农副产品的一张“金字招牌”。过去,小型家庭作坊式加工模式限制了产业规模。近年来,当地政府围绕产业传承与升级,深挖文化内涵,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现代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湖南渣江米粉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浩表示:“公司拥有3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日产鲜粉3万斤,每天需消耗早稻米2万余斤。公司计划再投入1条方便即食米粉生产线,目前该产品正处于研发阶段,预计2026年下半年就会上市,上市以后,公司年产值预计将突破5000万元。”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我县深入实施“全领域强农”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现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7家。粮食、生猪、油料、禽蛋四大产业链持续壮大,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安合农业深耕粮油加工,拥有年产3万吨油脂与5万吨大米生产线;今年6月投产的安发蛋业日加工鸭蛋40万枚,年产值可达1亿元。此外,永轩农产品产业园、东方天润油脂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计划年内竣工,将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湖南安发蛋业有限公司厂长曾春林表示:“我们最主要是自己有完善的生产链,货源都是我们自己养殖场过来的,产品主要有皮蛋、草灰咸蛋、蛋黄、海鸭蛋,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及广州。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尽心尽力,做出最好、最安全的产品提供给市场。”

从田野到车间,从传统技艺到智能升级,从单一生产到全链融合,我县以农头引领、科技赋能、品牌塑造为核心,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规模化、工业化、品牌化发展。在这片希望的沃土上,农产品加工产业正以蓬勃之势,助力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全速前行。


作者:曾立林吴展名

责编:刘雨昕

一审:刘雨昕

二审:冯琳

三审:钟仲华监制:陈志臣总监制:谢水林

来源:你好衡阳县客户端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