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养生 -> 正文

走路让中老年“走”出健康和幸福

2021-09-08 11:0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分享到:
0

  走路这种最实惠的养生法,已经成了健康生活的象征。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有句老话叫:一起吃饭,不如一起出汗。走路就是非常好的一种运动方式,由于走路这种方式不是很激烈,所以很适合中老年人。中老年朋友们约起来,走出家门、摆动双臂、迈开双腿、让自己走出健康、走出幸福。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谈谈走路的好处。

  一、让人身心愉悦

  科学的走路可以刺激到大脑中的内分泌系统,缓解疲劳,让身体感受到快乐。再加上大自然中的新鲜空气和舒适环境,如体育公园、市政广场、体育场和乡村便道等,可以让大脑足够的放松下来,让思维变得清晰,可以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走路可以改善神经的兴奋,使人的精神状态变好。

  二、可以活动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现在很多老年人退休雷都是宅在家里,很少出去,身体会出现浑身不舒服的感觉。经常出去走路锻炼,可以活动经络,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的功能,这样浑身运动起来就会很舒服。

  三、减少五脏疾病、辅治三高

  脏六腑需要运动,如果不运动,自然就硬化而得病,因此,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增强五脏六腑弹性的功能,很多疾病自然就治愈。有三高,医生们开了很多药方,没有大的效果,开始走路吧,五个月减了四十斤,三高就三和了。走路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四、增强肌肉力量

  中老年朋友退休后缺少生活规律,所以全身肌肉容易僵硬而没有弹性,没有力量,通过步行之后增强肌肉力量,还有强健腿力、足力、筋骨,而且关节也灵活了,可以预防中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提高中老年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五、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或许还能得到改善,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晚饭后半小时左右外出走走路,能促进消化,减轻肠胃负担,胃和则卧安,有利于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中老年坚持走路锻炼,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能得到提高,有利于延年益寿。既然走路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走路应该注意什么呢?很多人会觉得好简单,走路从一岁就会了,但是作为锻炼来说,这四大误区请你注意。

  误区一:吃过饭就走路

  不要吃过饭立马走路锻炼,最好半个小时以后再运动。

  误区二:走路特别快

  走路锻炼不是讲究速度,有人觉得越快越好,其实是不对的,速度太快会伤关节。

  误区三:不吃早饭就走路

  空腹走路锻炼是不对的,很容易引起低血糖。

  误区四:走路步数特别多

  走路不宜过多,长时间走路会损伤关节,引起滑膜炎,只需要适当的行走就好。每天坚持走3千米,坚持走30分钟。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zgltx@sports.cn(投稿邮箱)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