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规划
衡阳县国土资源局
一、 “十二五”期间工作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县国土资源部门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蒸阳宏伟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新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五年来资源需求保障有力。省市批准项目用地133个,面积14222.184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1139.7亩,建新区1126.2亩,清理存量土地9750亩,盘活出让8900亩,征收土地13831.246亩,保障了重点项目、民生用地需求。出让土地345宗,面积10070.54亩,收缴土地出让金32.23亿元,县级出让采矿权94宗,收取价款794.27万元,催收欠缴价款2.22亿元,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903.91万元。
----五年来资源保护卓有成效。耕地保护责任得到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列入乡镇年度考核。实施土地开发项目63个,面积8811.24亩,新增耕地7357.7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38个,面积188621.7亩,新增耕地1235.55亩,连续1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进矿产资源整合,界牌35个矿山企业整合为10家。开展全县矿山资源开采秩序的专项治理,关闭矿山企业11家,规范了开采秩序。开通了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成立了违法线索举报处理中心办公室。五年来共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324件,结案321件,结案率99%,收缴罚款892.8万元。开展了违法用地、违规建设“两违”和矿山“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筑40000平方米,取缔关闭非法采矿点48处,违法用地、违规建设得到有效遏制,土地矿山卫片执法检查零问责。
----五年来权益维护落到实处。共接到群众来信84件,接待来访127批次276人,接到来电228个,办理各级领导批示件34件,回复网上信访件187件,处理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全县国土资源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特别防护期实现“零上访”,未发生恶性信访事件。全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预报及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十有县”建设、预警预报、地质灾害隐患点捆绑责任制度落到实处,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6起,未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争取并实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勘查项目18个,项目资金1700多万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石市镇丹霞风景区成功申报为省级地质公园。开展了矿山企业和项目地质环境评估,对界牌陶瓷总厂瓷泥矿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治理。坚持两公告一登记制度,所有征地补偿费用3个月内支付率达100%。采取多种安置途径,保障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五年来基础工作稳步推进。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10年已获省人民政府审批,建设用地总规模规划控制指标为233.54平方公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得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二轮矿产规划修编已完成并执行完毕,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正在开展。五年来共核减建设项目用地62个,农民个人建房134宗,共核减用地面积2248.9亩。完成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2015年被省厅推荐参评国家级节约集约模范县,目前已通过国土资源部的初评和实地考核。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确权面积243135.2公顷,完成11676个图斑的土地变更调查,变更面积32315亩,确保了国家“一张图”工程的顺利推进,完成土地登记18150宗(其中国有土地12655宗,抵押登记249宗,集体土地5246宗)。测绘工作得到加强,新设立28个测绘水准点,地理市场建设规范。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国土资源业务实现网上办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全系统开展“加强优质服务,提高队伍素质”和“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系列活动,一批“四风”问题得到解决。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各项规定,选人用人风清气正,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增强。从严加强机构编制职数管理,深入开展“三超两乱”整治。围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牢牢扛起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钱,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健全。
二、“十三五”时期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全县国土资源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国土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蒸阳提供资源保障与服务。主要目标是:
----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04.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8.3万亩。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修复,实施土地综合整治5万亩,通过土地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5万亩。
----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向控制。坚持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对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布局、时序实行需求与供给双向调节。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土地供应,盘活存量土地,争取用地指标,建设用地供应规模达到2万亩,五年平均供地率达到70%。
----优化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格局。做大做强矿业经济,发展规模资源优势。矿产资源开采总量控制进一步加强,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主要矿产平均开采回采率、主要矿产平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1-2个百分点。
----初步建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完成全县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建成县、乡、村三级畅通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开展30处以上重要地质灾害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率达到55%以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50%以上。
----实现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发展。完成“数字城市”建设,启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测绘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大力推进湘南地理信息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力争全县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年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0%。
----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改革。2016年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发证,2020年形成覆盖城乡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和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融资试点。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完善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和需求的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