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威廉希尔公司

图片

首页??>?衡阳县民政局?>?信息公开?>?英国威廉希尔公司

让政策追着困难跑 ——湖南衡阳县创新社会救助机制见闻

七月的湘南,暑气蒸腾。近日,在湖南省衡阳县曲兰镇高汉村,低保户邹大爷家中迎来了县民政局的党员干部。他们仔细询问老人腿脚不便的情况。“以前申请救助要县乡来回跑,现在干部主动上门,我这心里头暖乎乎的!”邹大爷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衡阳县社会救助最显著的变化——从“坐等申请”到“上门服务”。

“政策雷达”扫描 精准锁定急难

在衡阳县,一张无形的民生保障网正主动“捕捉”困难群体。今年6月,三湖镇鼓峰村村民王某因突发疾病截肢丧失劳动能力。未及他申请,民政工作人员已通过信息比对和网格员反馈,主动上门核实,迅速将其纳入“单人保”救助范围,每月400余元的低保金及时缓解了困境。关市镇马岭村刘某秀(精神二级残疾)的丈夫需长期服药难以务工,这个家庭在民政部门连续9年的精准帮扶下,生活得以维系,孩子学业未受影响。

这精准触达的背后,是“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机制的持续发力。全县491名村级救助协理员如同“探针”,活跃在网格中,走村串户捕捉潜在风险。

机制在实践中深化。今年3月,县民政局深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局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一线,倾听群众“急难愁盼”:破解残疾人“办证难”,协调推出集中评残、上门评残服务;为岘山镇因病截肢的王某申办“单人保”;临时救助实施“快审快办”,遭遇突发变故家庭最快24小时内收到救助金。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群众880余户,精准解决诉求102件,508户678人被及时纳入救助保障网。

“服务百宝箱”开启 温暖直达心坎

衡阳县的救助变革远不止资金发放。2024年5月,县民政局出台方案,打造“‘蒸’爱无限,‘救’在身边”服务品牌,探索多维救助新路径。

“生活管家”解烦忧。在库宗桥镇,社工和志愿者定期上门,为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李奶奶提供打扫、代购、陪伴等服务。“以前盼着有人说说话,现在家里干净了,心里亮堂多了。”李奶奶感慨。此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服务已覆盖全县千余名特殊困难老人。

“护佑成长”筑未来。针对困境儿童,县里整合资源开展“护佑成长”计划。金溪镇小学生小明(化名)父母残疾,社工站除了保障基本生活,还为他提供免费课后辅导、心理关怀和学习用品。“孩子开朗了,学习进步了,我们看到了希望。”小明奶奶说。

“健康守护”保平安。西渡镇特困老人老张在县人民医院治疗时,得益于县里购买的住院护理保险,享受专业陪护服务。护工帮忙打饭、擦身、陪检,解决“住院无人管”之忧。今年该保险已提供“送医陪护”服务2800余人次。

“救助魔方”转动 巧解千千心结

衡阳县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支撑”的救助共同体。

志愿力量添温情。栏垅乡党员、乡贤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定期为低保户伍某送去物资并检修房屋。全县培育6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依托乡镇社工站,累计开展关爱服务超2万人次。

部门联动破难题。关市镇刘某秀家因病、因学、因住致困。民政部门牵头,联合住建部门将其纳入危房改造,建起新房;联动教育部门和慈善平台,为其女儿提供持续教育资助。“以前房子漏雨,孩子读书发愁。现在房子结实,学费有着落,感谢党和政府!”刘某秀丈夫激动地说。

数据共享提效能。民政联动教育、医保等10余单位建立数据比对机制,按月筛查预警,精准识别困难对象。同时引导慈善、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为特殊个案提供补充救助。

“兜底根系”深扎 筑牢希望之基

衡阳县致力于构建可持续兜底机制。今年7月,提前完成城乡低保提标任务,城市低保达740元/人/月,农村低保达5820元/人/年。目前,全县保障低保对象11788户、210331-7月累计发放低保金4882.594万元。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

“扶上马送一程”。落实低保渐退期政策,对就业收入超标家庭给予6-12个月缓冲期,稳定脱贫成果。

“算细账保基本”。实施刚性支出扣减,核算低保收入时扣减必要医疗、教育等大额支出,使救助更精准。

“叠加救助强托底”。对享受低保后仍有较大困难者,叠加临时救助,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县城乡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电脑屏实时更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兜底解忧暖民心”行动已固化为成熟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帮扶机制,工作人员定期回访,量身定制帮扶路径,推动从“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

县民政局局长冯拓远在走访中看到,民生保障“组合拳”带来深刻改变——政策主动找人,服务精准达需,力量多元汇聚,保障长效兜底。这生动诠释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治理温度。在衡阳县,社会救助成功转型为一股主动出击、托举希望的温暖力量,让每个身处困境的生命感受尊严,拥有前行的勇气和支撑。(通讯员  谭文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