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利用矿泉水瓶开展的创意“课桌瓶子舞”,在衡阳县界牌中心小学悄然兴起,将有限的教室空间转变为美育与体育相融合的灵动舞台。
 
伴随着动感欢快的旋律,学生们化身“小小演奏家”,在课桌这一方天地里,手持矿泉水瓶随乐敲击、翻转、传递。动作整齐划一,击打声清脆悦耳,专注的神情与灿烂的笑容交织在一起,充分展现出孩子们在艺术体验中收获的快乐与成长。
“小创意”蕴含着“大匠心”。该校班主任侯思敏老师表示:“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有限条件,高效组织课间十分钟,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乐起来。‘瓶子舞’成本低、易组织、趣味性强,既能有效活动身体、缓解课堂久坐的疲乏,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是融体育、美育和集体教育于一体的有益尝试。”
界牌中心小学的“课桌瓶子舞”,是学校深化“双减”工作、探索“五育并举”路径的一个生动实践。该活动的成功开展印证了教育创新始于细微之处,其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来自基层的鲜活范本。
供稿:界牌中心小学
编辑:曾佳玲
复审:唐力
三审:王冬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